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6 22:31:23
【必备】语文教案7篇

【必备】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情感目标: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关系。学会与他人、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

1、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里写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变化,准备在班里交流。

2、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1、查阅指导朗读的资料,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如春天的小树在慢慢长大,有的同学在练笔这样写:

(大屏幕投影出示,请作者读一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历史要用笔来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我们从父母手里接过笔自己写的时候了。”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小朋友了。在我脑海的深处,有一颗叛逆的种子在发育、长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

(过渡)是的,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师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课文: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要感知课文,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回答问题并明确上述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三、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2、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四、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1、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2、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五、作业

1、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讨论。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快乐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 ……此处隐藏4269个字……p>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2、师小结:当一段话中的几句话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时候,我们在总结段意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中心句来概括。利用中心句总结段意时,首先要找准中心句,然后考虑能否直接使用,不能直接使用的要修改提炼,使段意更加准确,语言更加简单,明了。中心句一般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也可以在段中。

3、五个自然段,五个中心句,句句写到了大象。正是这五个中心句把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来,我们捋一捋这篇课文的内容,一起读读这五个句子。

四、依托重点,升华意蕴

1、读着读着,老师也有个问题: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课前导读中的问题。板书:人 象 (和谐 亲密)

2、说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我想你们脑海里面一定会有一幅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特别深刻的场景,哪一个,在脑海里面迅速搜索一下,哪个画面哪个场景让你一下想到最能体现人象之间和谐亲密关系?

预设1:

大象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多么可爱顽皮的大象,给游客带来多大的快乐呀,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么亲密和谐)

预设2: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

3、好,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一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句子: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指名读。

4、 角色置换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个观众吗?愿意的,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多么欢快的舞蹈!多少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动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毫无疑问,他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这时,他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舞蹈,是多么的快乐,

这时,他们的心中没有人与象的区别,有的是相互之间的信赖,

这时,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那么和谐,

同学们,这就是——读题:与象共舞

5师:这一舞,舞出了快乐,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谐,舞出了融洽。

带着各种感受,有滋有味地配乐齐读这一段。

同学们,此时人是那么高兴,象也那么快乐,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和谐,达到了人象亲密无间的境界。

五、总结课文,迁移写法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一句话直接概括了主要意思?课件显示句子。你发现这个段落的结构特点了吗?先总后分。(板书:总分结构)先概括地写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体地写大象怎样跳舞,人和大象怎样共舞。这就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我们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总分结构的?找出来

2、这节课我们细细研读了课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人象共舞,和谐融洽的场面。还想看看大象与人们和谐相处的其他画面吗?老师也找了几张,让我们细细地欣赏,静静地感受着。可能你对人和大象的和谐亲密会有更深的感受。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泰国的大象是出色的画家。……

4、课堂交流。

  六、回扣全文,总结提升

人们尊重大象,大象信任人们,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的世界!这种彼此的信赖足以让我们看到与象共舞的和谐画面。也能看到——呈现一组组大自然和谐的画面,升华主题——冰心老人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七、推荐阅读 拓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泰国大象的知识么?那你可以课后去做一做:

1.读一读《泰国自由行》、《动物百科全书》中介绍大象的部分。

2.上网查资料也可:百度搜索——泰国象(图片、视频等)

3.《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10.00元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和谐 亲密

人←———→象 总分结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的笔顺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形近字:自——白 木——禾 升——开 日——目

同音字:升 生 禾 河 又 右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从小猴、小鹰、小鸭身上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力量大;小黄莺教给我们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三、复习

1、复习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词

2、听写

3、朗读课文,抄写有特点的句子,会填空。

4、归类识字:

鸟——鸡 鸭 鹅 鸽 鸣 鸦 木——树 根 杨 柳 松 梅 林

草——花 草 苗 节 莲 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课后的8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海上升明月的课件及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阅读

(一)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

2、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三)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运用不同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

读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课文中联想的句子。

二、积累内化

1、抄写描写景色的词语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识课后的生字,读准注音。强调“簇、剔、皎”的读音。

4、练习

三、迁移练习:

观察月亮升起的过程,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四、实践活动:

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阅读。

《【必备】语文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