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19 11:01:28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5篇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可以看出华老师为此作了非常而充分的准备。这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鉴学习。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

一走进教室,我就看到了屏幕上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以及黑板上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蓝湛湛的天空。学生一走进教室,注意力都被这些画吸引住了。我相信,学生虽未上课,但已入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自己的语言、精美的画面,和学生一起贴花、数星星,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得活泼、愉快而扎实。

二、课件的使用。

现在,课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有些时候教师是为用而用,不是为学生学而用。过多的使用反而削弱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今天华老师的课件运用地恰到好处。背景基本上没怎么更换,除了那幅星空图,主要出示,突出重点的词语。但这些都能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三、重视朗读训练。

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朗读体现层次性。

每次读都有明确的任务,而且逐步深入。学习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共齐读了四遍:第一遍,自读,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初步的感悟。第二遍,哪里感觉到鲜花的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第三遍,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觉到鲜花的多?进一步体会。第四遍,你还感觉到鲜花怎么样?透过文字表面的意思体会鲜花的美。体现了从理解性的读—表达性的读—感受性的读这样一个过程。

2、引导感悟的方法多样。

在练习读第一段之前,老师首先让学生说“满地”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图,呈现满地的形象,最后再说哪里还盛开着鲜花,唤取学生的多种体验,建立起相关形象。感悟真切了,朗读也到位了。

有两个商榷的地方:

1、在理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的时候,老师拿出两朵纸花贴,以此让学生理解“这”是指离得比较近的地方,“那”是指远一点的地方。个人认为“这里一朵,那里一朵”主要写出了花的多。

2、教学生字所用时间太少了。我看到黑板上画了两个田字格,但后来因时间关系只教了一个,显得有点仓促。而分析第一段老师足足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前面的环节是否可以紧凑些,再腾出点时间进行写字教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以上就是五年级语文草原第三课时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等词语。

2.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幽默风趣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 ……此处隐藏1922个字……呢?

你能用朗读把鸟妈*的这种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吗?(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小鸟看到了妈妈,听到了妈*的叫唤,也朝着窗外叫起来了。它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请同桌二人做一做鸟妈妈和小鸟,来演一演它们的对话(练习,请学生上台表演)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当我听了鸟妈妈和小鸟的对话,我会想些什么?(学生回答)(板书:放鸟)

看看我会怎么做?(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小鸟离开了笼子,回到了天空、树林,回到了妈*的怀抱,它高兴吗?(高兴)它真高兴,也很感激小作者。瞧!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

我放飞了小鸟,心情怎样?(高兴)(板书:高兴)

指导朗读:我放飞了小鸟,小鸟高兴,我也高兴,让我们把他们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全文

“我”把小鸟放走了,也非常的高兴,大家再想想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出示: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_______。

是啊,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板书:鸟是人类的朋友 要爱护小鸟)

四、板书设计(略)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培养学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按要求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热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掌握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和有关大熊猫的录像资料。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粮食,密林中安家。”教师板书贴出大熊猫的图片。

2.启发谈话:“你喜欢大熊猫吗?”激发兴趣,教师给每位同学一张熊猫的图片,请同学们贴在自己的胸前。

3.教师和学生打招呼:“可爱的大熊猫们,你们好!一会儿大家要认真读课文,向我们介绍介绍自己。”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题质疑:什么是国宝?

2.借助拼音读课文。

3.自学生字读音。

4.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

5.再单独读一读生字词,你认识它们了吗?请你读一读。

6.再读一读全文,两个同学互相听一听字音读得准不准。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分自然段指名读文。

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你最想向大家介绍你的哪些情况?

2.朗读感悟。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大熊猫哪方面的情况感兴趣,就来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机板书:故乡样子习性等内容

(1)我来向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2)我向大家介绍我的样子(模样)……(学习第二自然段)

填空:我的样子很(可爱)。()的身子,()的尾巴,身子()。

朗读体会大熊猫的可爱。

练习背诵。

(3)我来介绍我的习性。(学习3、4自然段)

看大熊猫生活的录像,体会它的可爱。

感受动作“慢悠悠”。

指导朗读,体会可爱。

3.多可爱的大熊猫阿!生活在中国,你们感到高兴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自豪幸福的语气。

5.你还愿意向大家介绍哪些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6.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

怎样做才能使它们更好地生存下去?

(四)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我是国宝

稀少

故乡中国

样子可爱

习性爬树

吃箭竹、竹笋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复习旧知。

谁愿意看着插图,给大家介绍一下可爱的大熊猫呀?

(二)复习生字。

1.教师用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

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三)记忆生字。

1.小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及时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学生自主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点拔,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如以旧代新记忆,加、减部件记忆,编儿歌、猜谜语记忆等。)

4.质疑:你们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记忆?

5.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教学,师生共同想办法解疑。

6.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忆。

(1)慢:注意右半部分上面是扁日,中间不是“四”字。

(2)很:右边不是“良”字。

7.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都回到课文中去了,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看看课本中的“田格”字帖,说说希望老师帮你们写好哪个字。

2.学生反馈,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书写。

3.通过教学课件,重点指导:“国和黑”的书写及占格。

请学生观察“国”字的结构。

(1)请学生说说怎样写这个字才漂亮。

(2)教师板书,注意“国”字的占格。

(3)外面的“口”写在田字格的中央,里边的“玉”字要写清楚。不要写成王。

请学生观察“黑”字的结构。

(1)请学生说说怎样写这个字才漂亮。

(2)教师板书,注意“黑”字的占格。

(3)上半部分不是里外的里字。

4.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五)词语积累。

1.读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2.读词语:胖胖的、短短的、圆圆的、黑黑的。

3.练习运用:胖胖的(小手)黑黑的()

短短的()圆圆的()

4.你还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

(六)作业。

《【实用】语文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